|
有關于焊接方法的相關知識什么是釬焊?釬焊是如何分類的?釬焊的接頭形式有何特點? 釬焊是利用熔點比母材低的金屬作為釬料,加熱后,釬料熔化,焊件不熔化,利用液態釬料潤濕母材,填充接頭間隙并與母材相互擴散,將焊件牢固的連接在一起。 根據釬料熔點的不同,將釬焊分為軟釬焊和硬釬焊。 (1)軟釬焊:軟釬焊的釬料熔點低于450°C,接頭強度較低(小于70 MPa)。 (2)硬釬焊:硬釬焊的釬料熔點高于450°C,接頭強度較高(大于200 MPa)。 釬焊接頭的承載能力與接頭連接面大小有關。因此,釬焊一般采用搭接接頭和套件鑲接,以彌補釬焊強度的不足。 感應釬焊 電弧焊的分類有哪些,有什么優點? 利用電弧作為熱源的熔焊方法,稱為電弧焊。可分為手工電弧焊、埋弧焊和氣體保護焊等三種。手工自動焊的優點是設備簡單,應用靈活、方便,適用面廣,可焊接各種焊接位置和直縫、環縫及各種曲線焊縫。尤其適用于操作不變的場合和短小焊縫的焊接;埋弧焊具有生產率高、焊縫質量好、勞動條件好等特點;氣體保護焊具有保護效果好、電弧穩定、熱量集中等特點。
埋弧焊 焊條電弧焊時,低碳鋼焊接接頭的組成、各區域金屬的組織與性能有何特點? (1)焊接接頭由焊縫金屬和熱影響區組成。 1)焊縫金屬:焊接加熱時,焊縫處的溫度在液相線以上,母材與填充金屬形成共同熔池,冷凝后成為鑄態組織。在冷卻過程中,液態金屬自熔合區向焊縫的中心方向結晶,形成柱狀晶組織。由于焊條芯及藥皮在焊接過程中具有合金化作用,焊縫金屬的化學成分往往優于母材,只要焊條和焊接工藝參數選擇合理,焊縫金屬的強度一般不低于母材強度。 2)熱影響區:在焊接過程中,焊縫兩側金屬因焊接熱作用而產生組織和性能變化的區域。 (2)低碳鋼的熱影響區分為熔合區、過熱區、正火區和部分相變區。 1)熔合區 位于焊縫與基本金屬之間,部分金屬焙化部分未熔,也稱半熔化區。加熱溫度約為1 490~1 530°C,此區成分及組織極不均勻,強度下降,塑性很差,是產生裂紋及局部脆性破壞的發源地。 2)過熱區 緊靠著熔合區,加熱溫度約為1 100~1 490°C。由于溫度大大超過Ac3,奧氏體晶粒急劇長大,形成過熱組織,使塑性大大降低,沖擊韌性值下降25%~75%左右。 3)正火區 加熱溫度約為850~1 100°C,屬于正常的正火加熱溫度范圍。冷卻后得到均勻細小的鐵素體和珠光體組織,其力學性能優于母材。 4)部分相變區 加熱溫度約為727~850°C。只有部分組織發生轉變,冷卻后組織不均勻,力學性能較差。 電渣焊 電渣焊是利用電流通過熔渣所產生的電阻熱作為熱源,將填充金屬和母材熔化,凝固后形成金屬原子間牢固連接。在開始焊接時,使焊絲與起焊槽短路起弧,不斷加入少量固體焊劑,利用電弧的熱量使之熔化,形成液態熔渣,待熔渣達到一定深度時,增加焊絲的送進速度,并降低電壓,使焊絲插入渣池,電弧熄滅,從而轉入電渣焊焊接過程。 電渣焊主要有熔嘴電渣焊、非熔嘴電渣焊、絲極電渣焊、板極電渣焊等。 它的缺點是輸入的熱量大,接頭在高溫下停留時間長、焊縫附近容易過熱,焊縫金屬呈粗大結晶的鑄態組織,沖擊韌性低,焊件在焊后一般需要進行正火和回火熱處理。 |


